唐朝皇子一岁封王就置王府官员

唐制,皇子封亲王后开府置幕僚,终亲王一生,只要不是年少夭折的,府中会有很多任官员,所以要将亲王一生所有过的官员全部罗列出来,肯定不现实。因此,这里只录入唐朝亲王10岁以前配备的王府官员

唐高祖李渊第六子荆王李元景:

生于武德二年之前,武德三年受封赵王,贞观十年改封荆王。

《历代名画记》:
殷闻礼,字大端,书画妙过于父。武德初,为中书舍人、赵王友兼侍读,弘文馆学士。

李元景具体生年不详,不过从其母莫丽芳墓志记载来看,莫丽芳很有可能死于难产或产后疾病,所以李元景应当生于武德元年,封王不久后就有殷闻礼担任其赵王友及侍读。


唐高祖李渊第八子酆王李元亨:

生于武德二年,武德三年受封酆王。

《大唐故礼部尚书张府君之碑》:
(武德)九年,又转行酆王府文学。

李元亨7岁时,张君出任酆王府文学一职。


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霍王李元轨:

武德六年初封蜀王,武德八年徙封吴王,贞观七年拜寿州刺史,贞观十年改封霍王。

《唐会要》:
贞观元年三月。蜀王府法曹参军裴宏献。驳律令不便于时者四十事。宏献于是与房元龄建议。

贞观元年,6岁左右的李元轨有了蜀王府幕僚。


唐高祖李渊第十六子道王李元庆:

武德六年封汉王,八年改封陈王,贞观十年改封道王。

《大周故泗州司马赵府君(敏)墓志并序》:
贞观元年,国学生。……四年,道王府兵曹。

由于唐高祖的第十五子虢王李凤生于武德五年,所以李元庆最早也只能生于武德五年,李元庆最多9岁时,赵敏出任他的王府兵曹。


唐太宗李世民长子恒山王李承乾:

生于武德二年,武德三年封恒山郡王。武德七年徙封中山郡王。武德九年为皇太子。

《东宫门大夫长孙府君(家庆)墓志》:
以武德五年,奉教直中山府侍读文馆。对扬谈说,未尝不吐微言以索幽隐,精义入神,光登重席。

《□唐故刑部尚书长孙府君(祥)墓志铭并序》:
起家中山王功曹,寻除方框舍直长,兵部员外郎,又改吏部员外郎。

李承乾3岁时,长孙家庆出任恒山王府侍读。5岁时,长孙祥出任其中山王府功曹。


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濮王李泰:

生于武德三年,其年封宜都王。次年进封卫王。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十年徙封魏王。二十一年进封濮王。

《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
贞观元年。拜卫王府长史。高视首席。匡替□藩。无劳露居之请。自谐匡正之寄。

李泰8岁时,于志宁出任他的卫王府长史。


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庶人李佑:

武德八年封宜阳郡王。武德九年改封楚王。贞观二年徙封燕王。贞观十年改封齐王。

《大唐故亭山县令萧府君(汾)墓志铭并序》:
贞观二年,授燕王府田曹参军事。

《大唐并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上骑都尉长平县开国男杨君墓志铭并序》:
以经明荐举,射策高第,授燕王府典签。主王徙封于齐,官随府改,仍兼齐州都督府行参军。

李佑5岁左右时,萧汾担任燕王府田曹参军事,杨守澹担任燕王府典签。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唐高宗李治:

生于贞观二年,贞观五年封晋王。

《旧唐书·儒学传》:
许叔牙,润州句容人。少精于《毛诗》、《礼记》,尤善讽咏。贞观初,累授晋王文学兼侍读,寻迁太常博士。

李治3岁封王后,就有了许叔牙出任他的晋王府文学。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曹王李明

《全唐文》
【盖】
唐故李思摩妻统毗伽可贺敦延陀墓志
【志文】
大唐故右武卫大将军赠兵部尚书李思摩妻统毗伽可贺敦延ヌ墓志并序夫人姓延ヌ……贞观廿一年八月十一日遘疾薨於夏州濡鹿辉之所,奉诏合葬於思摩之茔。承议郎、守曹王府掾普文直监护葬事

李明出生于贞观十八年前后,贞观二十一年封曹王,同年普文直出任曹王府掾,李明时年3岁左右。


唐高宗李治长子陈王李忠:

生于贞观十七年。贞观二十年封为陈王。永徽三年立为皇太子。

《旧唐书》:
赵弘智……永徽初,累转陈王师。

《大唐雍州美原县令李府君(允)墓志铭并序》:
君讳允,字谐道,赵郡高邑人也。……年弱冠,以资补陈王执仗亲事。王升储贰,授太子左千牛备身。

《大唐□左骁卫万岁府折冲都上柱国韩府□□□铭并序》:
公讳昭……公释褐东宫千牛、上台千牛、左卫翊□府校尉、右勋府校尉、陈王府典军。

《大唐故朝议大夫太子家令贺兰府君墓志并序》:
公讳尚同……解褐陈王府骑曹参军事,寻迁太子门大夫。
《大唐故丰州永丰县令京兆韦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孝忠……櫂授陈王府典签。

李忠5岁时,李允出任陈王府执仗亲事一职。6岁左右,赵弘智成为陈王师。9岁之前,韩昭、贺兰尚同、韦孝忠,均出任陈王府幕僚。


唐高宗第二子原王李孝:

最早贞观十七年年底出生,永徽元年封许王。  

《唐故上柱国游骑将军密越许三王府典军席府君墓志铭并序》:
席玄举,字元升,唐汉王府长史,贞观元年,为东宫左亲卫校尉,永徽三年,授密越许三王府典军。

《大唐故使持节商州诸军事商州刺史轻车都尉建平郡开国公于府君墓志铭》:
永徽三年,迁授许王友。

永徽三年时李孝最多8岁,席玄举出任许王府典军,于永宁出任他的许王友。


唐高宗第四子许王李素节:

李素节生于贞观十九年,所以永徽二年只有七岁。

《大唐故建平郡公于君墓志铭》:

君讳永宁……永徽二年迁授郇王府司马,转任雍王府司马。

《唐故朝议郎行奉冕直长上柱国苏君墓志》:
苏大亮,字仲孚,显庆初以父勋加上柱国,行雍王府兵曹参军事。

李素节7岁时,于永宁出仕他的王府司马。显庆初,李素节10岁时,苏大亮就出任他的王府兵曹参军事。


唐高宗第五子孝敬皇帝李弘:

生于永徽三年,永徽四年封代王,显庆元年立为皇太子。

《大唐故司卫少卿郑州刺史王君墓志铭并序》:
未几,寻迁比部郎中、检校代王府长史。仙台分于列宿,寔求披雾之英;睿岳泒于宵潢,必俟观涛之彦。既而摇山奉鬯,望菀升离。言从夜景之游,旋应春华之寄。又改授东宫中允,兼检校长安县令。

李弘4岁前,王思泰出任他的代王府长史。


唐高宗李治第六子章怀太子李贤:

生于永徽六年,同年封潞王,龙朔元年改封沛王,咸亨三年徙封雍王,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

《新唐书·艺文志》:
《图经》七卷显庆四年,英国公李勣、太尉长孙无忌、兼侍中辛茂将、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许敬宗、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大学士孔志约、尚药奉御许孝崇胡子彖蒋季璋、尚药局直长蔺复珪许弘直、侍御医巢孝俭、太子药藏监蒋季瑜吴嗣宗、丞蒋义方、太医令蒋季琬许弘、丞蒋茂昌、太常丞吕才贾文通、太史令李淳风、潞王府参军吴师哲、礼部主事颜仁楚、右监门府长史苏敬等撰。 

《大唐故华阴郡参军韦府君墓志铭并序》:
曾祖琬,潞王府司马,赠礼部尚书。

《大唐故司徒公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公夫人苏氏墓志铭并序》:
乃遣公孙潞王府仓曹参军循毓驰驿迎夫人神柩于先茔……粤以显庆四年岁次己未四月丁未十四日庚申合葬于昭陵东南十三瑞安乐乡普济里之所。
《大周故朝散大夫行左春坊药藏郎上柱国张君(金才)墓志铭》:
年卅五,辟授沛王府参军。

《大唐故黄门侍郎兼修国史赠礼部尚书上柱国扶阳县开国子韦府君(承庆)墓志铭并序》:
廿四,随牒授雍王府参军。

李贤4岁时,吴师哲出任其潞王府参军,尉迟循毓出任其潞王府仓曹参军;6岁前,韦琬出任潞王府司马,6岁时,张金才出仕其沛王府参军;9岁时,韦承庆出任王府参军——此处墓志记载有误,龙朔三年时李贤仍为沛王,直到咸亨三年才改封为雍王。


唐高宗第七子唐中宗李显:

生于显庆元年,显庆二年封周王,仪凤二年徙封英王。

《大唐周王府主簿韦君妻故成德县主墓志铭并序》:
以显庆四年六月三日薨于永宁里之私第,春秋廿有二。冕旒兴念,降中使以增伤;磐石缠怀,切肌肤而哀恸。粤以其年岁次己未闰十月甲子朔廿九日壬寅,迁厝于万年县北山乡长原里神和之原,礼也。

《大唐故朝请大夫太子洗马行渝州长史萧府君墓志铭并序》:
龙朔三年,兼周王掾。

《唐司稼正卿韦思齐墓志》:
长子陕州芮城令纲,次子周王府参军纪集蓼缠悲,匪莪凝慕。趋庭之训,号层旻而不追;徙宅之慈,仰玄壤而何及。爰谋嘉兆,式建高封。乃以麟德二年岁次乙丑二月癸酉朔十日壬午合葬于神和原之新城,礼也。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

显庆四年时,李显只有3岁,但已经有周王府主簿了。龙朔三年李显7岁时,萧沉任职周王掾。麟德元年李显8岁,上官庭芝出任他的周王府官员。麟德二年李显9岁,韦纪出任周王府参军。


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唐睿宗李旦:

生于龙朔二年,同年封殷王,乾封元年徙封豫王,总章二年徙封冀王,上元二年徙封相王,仪凤三年徙封豫王。

《旧唐书·李义府列传》:
(龙朔)二年……时殷王初出阁,又以义府兼王府长史。三年,迁右相,殷王府长史仍知选事并如故。

《大唐故朝散大夫上护军行魏州武圣县令蒋府君墓志铭并序》:
君弱冠英妙,怀文精学,克己复礼,刚毅延仁,麟德□年始以衣冠子从事殷邸,满岁从调,解褐眉州参军。

《旧唐书·苏瑰列传》:
瑰弱冠本州举进士,累授豫王府录事参军。

《大周故朝请大夫上护军行宜州美原县令刘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默,字慎言……祖母齐国夫人,即唐高宗大帝为藩后储君时之阿保也。显庆元年,敕齐国夫人孙慎言可宣德郎。总章元年,敕齐国夫人孙慎言宜令事豫王。

《大唐故使持节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上柱国临都县开国男京兆韦公墓志铭并序》:
皇帝之开藩邸也,始封殷王,圣慈之所钟爱,以中书令李义府为府长史,寮佐选人才地冑资次高者以充之,记室仍兼□善词笔,识古今礼度轻重有当代问望者以知文翰。时以难于求备,旷其秩者久之。龙朔三年,乃授公记室参军事。

李旦出生当年即封王,李义府兼任殷王府长史;次年韦泰真出任记室参军事;李旦3岁时,蒋义忠出任殷王府;李旦6岁时,刘默出仕豫王府,苏瑰出任豫王府录事参军。


唐玄宗李隆基:

生于垂拱元年,天授三年封楚王。唐隆元年进封平王,又立为皇太子。

《旧唐书·玄宗本纪》:
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天授三年十月戊戌,出阁,开府置官属,年始七岁。

《唐故使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刺史河南源公墓志铭并序》:
今上昔居蕃邸,式伫才贤,奉笔曳裾,时称妙简,勅授楚王府主簿。府停,出为曹州考城县令。
李隆基7岁封王,开府置幕僚。

源杲在李隆基7岁封王后出任楚王府的主簿,两年后,也就长寿二年李隆基从楚王降封为临淄郡王,楚王府府废,源杲也改授其他官职。


惠宣太子李业:

《旧唐书·睿宗诸子列传》:
垂拱三年,封赵王,开府置官属。

李业最多两岁的时候,拥有赵王府官员。


除了以上目前已知的且比较明确的亲王10岁以前的王府官员外,还有几个也值得一提,其中一个就是曾经出仕过楚王府的吕金纲。

《唐故吕君墓志之铭并序》:
及王业初构,爰任朝散大夫。虽复玉食天朝,有恋丘园之好。性爱无爲,遂从散职。公终南降气,诞秀质以呈祥;清渭廌灵,表英奇而载德。才苞游夏,仁赡骞弓,束发宾王,遂任楚国王属。

吕金纲的墓志上记载他出仕了楚王,而唐初年间共有三位皇子曾经封过楚王,分别是:

唐高祖第五子李智云,武德元年追封楚王;
唐太宗第二子李宽,武德年间过继李智云,封楚王;
唐太宗第五子李佑,武德九年从宜阳郡王改封楚王。

那么吕金纲到底出仕的是哪位楚王呢?

考虑到李智云早夭,楚王的封号是身后追封,所以吕金纲出仕的楚王只可能是李宽和李佑。只不过因为李宽夭折时间不详,吕金纲的墓志也没说清楚他具体是哪一年出任楚王幕僚的,所以不好断定吕金纲到底是李宽还是李佑的幕僚。

不过没关系,楚王这个封号在唐初最迟也就到贞观二年——贞观二年,李佑就从楚王改封为了燕王,所以无论吕金纲出仕的是李宽也好,李佑也罢,他们当时最大年纪也不会超过7岁,所以吕金纲这个楚王幕僚,仍旧属于幼年亲王的幕僚。

另外还有之前所提到的霍王李元轨的幕僚于哲。

《大唐故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于使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哲,字通照……吴王宠冠蕃维,出固盘石,纲纪之选,妙尽国华,以公为王府长史,兼行寿州别驾。曹参之为齐国,励精狱市;张衡之相河闲,严威属县。(贞观)十年,加员外散骑常侍、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

因为于哲出任吴王府长史的时候,墓志上并没有说清楚是在哪一年,于是就有比较激动的恪史砖家,把这里的吴王看成是她家主子了,那么于哲出仕的到底是哪一位吴王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只要认真看过史书就会有答案。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列传》:
霍王元轨,高祖第十四子也。少多才艺,高祖甚奇之。武德六年,封蜀王。八年,徙封吴王。贞观初,太宗尝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侍中魏徵对曰:“臣愚暗,不尽知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上曰:“朕亦器之,卿以为前代谁比?”征曰:“经学文雅,亦汉之间、平也。”由是宠遇弥厚,因令娶征女焉。从太宗游猎,遇群兽,命元轨射之,矢不虚发,太宗抚其背曰:“汝武艺过人,怅今无所施耳。当天下未定,我得汝岂不美乎!”七年,拜寿州刺史,赐实封六百户。高祖崩,去职,毁瘠过礼,自后常衣布,示有终身之戚焉。每至忌辰,辄数日不食。十年,改封霍王,授绛州刺史,寻转徐州刺史。

根据李元轨的生平来看,他于武德八年封吴王,贞观七年出任寿州刺史,贞观十年改封霍王。由此可知于哲出仕的不是别的吴王,而是李元轨

毕竟于哲的墓志中记载得很清楚:“兼行寿州别驾”,也就说是于哲不仅担任了李元轨吴王府长史一职,同时还兼任了寿州别驾一职,这一切正与李元轨的经历相吻合。

和于哲情况类似的还有张节。

《唐故吴王府执仗张君(节)墓志铭并序》:
弱冠,授吴王府执仗。……以咸亨元年岁次庚午十二月庚午朔七日丙子,构疾终于私邸,春秋六十有八。

根据张节的墓志铭记载,张节本人出生于602年,按弱冠时20岁的年纪来算,张节出任吴王府执仗时为622年,即武德五年,而查《旧唐书》可知,武德五年时的吴王这个封号属于异姓王杜伏威。

《旧唐书·杜伏威列传》:
(武德三年)太宗之围王世充,遣使招之,伏威请降。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封其子德俊为山阳公,赐帛五千段、马三百匹。……(武德七年)伏威在长安暴卒。

考虑到杜伏威作为异姓王未必拥有开府的资格与权力,所以张节更有可能出仕的是李元轨。毕竟墓志上说是“弱冠”,但不一定真的就是20岁,有可能已经20多岁,但为了墓志行文或者吹捧的需要,而美化成是弱冠出仕。

从这些史料可知,唐朝的亲王封王后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官员,并非一定要等到之官或出阁后才能有官员,而是一旦有了亲王这个封号就可以有。所以有的皇子一岁封王,同年就能有官员,也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评论
热度(107)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jessaminf | Powered by LOFTER